全站搜索

news and blog

公司新闻与行业动态

WRITING TO THE CUSTOMER A SATISFACTORY ANSWER

智建机械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-梁场钢筋加工新方案插图

智建机械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-梁场钢筋加工新方案

在公路小箱梁的预制流程中,底腹板 U 型筋的加工是影响整体施工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环节。传统加工模式下,人工调直、弯折、焊接的方式不仅难以保证精度,还存在效率低下、成本高昂等问题。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的诞生,以全自动化技术重构了 U 型筋加工流程,成为公路梁场突破生产瓶颈的核心装备。

从 “人工拼凑” 到 “智能一体”:加工模式的彻底颠覆

传统底腹板 U 型筋加工需经过 “钢筋调直→人工切断→手动弯折→定位焊接” 等多道工序,每一步都依赖人工操作:

  • 调直精度全凭经验,误差常超过 5mm;
  • 弯折角度依赖模具固定,更换型号需重新调试,耗时达 2-3 小时;
  • 焊接质量受工人技术影响,漏焊、虚焊率高达 8%。

而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通过 “调直机构→折弯机构→预焊接机构→组拼焊接机构” 的连贯作业,实现了三大突破:

  1. 工序零中断:钢筋从原料到成型 U 型筋,全程通过输送轨道与桁架抓手流转,无需人工搬运转接;
  2. 操作零干预:从参数设定到成品下料,仅需 1 人监控设备运行,彻底摆脱对熟练工的依赖;
  3. 质量零波动:通过标准化机械动作确保每片 U 型筋的尺寸、角度、焊接强度完全一致。

四大核心技术:支撑 U 型筋加工精度与效率双提升

1. 伺服驱动系统:毫米级精度的 “隐形工匠”

工作站的弯曲与行走机构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,配合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校准,将加工误差严格控制在 ±2mm 以内。针对底腹板 U 型筋的复杂弯折需求,设备可实现上弯曲 0-220°、下弯曲 0-180° 的自由调节,无论是 Φ10mm-Φ18mm 的腹板钢筋,还是 Φ10mm-Φ12mm 的底板钢筋,都能精准成型。

2. 智能焊接系统:物理找点 + 气动夹爪的双重保障

设备搭载自研双层二保焊机械臂,通过 “物理找点” 技术定位焊接位置,配合反应速度仅 0.3 秒的气动夹爪,实现焊点零偏差。对比传统人工焊接,其焊接效率提升 3 倍,且无漏焊现象,焊接强度符合 GB/T 12467.1-2009 标准要求。

3. 高效输送系统:多轮轨道 + 桁架抓手的协同作业

输送轨道采用多轮承重设计,单轨可承载 5T 原料,输送速度达 85 米 / 分钟;桁架抓手则以 1 米 / 分钟的精准速度完成工件转运,确保工序衔接无缝。以 U 型筋成型速度 1 片 / 50 秒计算,设备单日可稳定产出 700 + 片成品,满足中小型梁场的满负荷生产需求。

4. 柔性生产系统:一键切换实现多规格兼容

通过数控可调模具,工作站可在 5 分钟内完成不同梁型 U 型筋的参数切换,无需更换机械部件。这一特点使其能灵活适配 30m、25m 等多种跨度的公路小箱梁生产,解决了传统设备 “一机一规格” 的局限性。

看得见的收益:从成本节约到工程品质升级

对于公路梁场而言,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,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:

  • 材料节约:一体成型工艺减少钢筋搭接损耗,单根 U 型筋节省 40cm 原料,按一套梁需 300 片 U 型筋计算,可节约钢筋 1.2 吨 / 套;
  • 人工成本:从 6 人 / 班降至 1 人 / 班,年节省人工费用超 20 万元;
  • 工期缩短:单日产能提升至传统工艺的 5 倍,助力梁场提前 15-20 天完成预制任务;
  • 质量追溯:设备自带生产数据记录功能,可追踪每片 U 型筋的加工时间、参数及焊工信息,满足工程质量终身追责要求。

适配场景:从中小型梁场到大型工程的全覆盖

无论是乡村公路改造项目的小型梁场,还是高速公路特大桥的规模化预制基地,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均能灵活适配。其核心设备 HBZXLH-10-18 型号的外形尺寸为 1800060001690mm,仅需 60㎡场地即可安装,且支持 380V 工业电源直接接入,无需额外改造供电系统。

在追求 “工业化建造” 的今天,底腹板 U 型筋一体成型工作站已不再是简单的加工设备,而是公路梁场实现 “降本、提质、增效” 的核心引擎。它以技术创新破解了传统钢筋加工的痛点,为公路小箱梁的标准化、智能化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,成为现代梁场升级改造的首选装备。

上一篇: 下一篇:
展开更多